第二百二十三章 中秋(完)-《红楼之庶子风流》
            
            
            
                
    第(1/3)页
    荣国府,荣庆堂。
    在经声中熟睡了几个时辰后,贾母精神焕发的重新出面了。
    不止她,连薛姨妈都好了过来,好似经文声果真能将她们心中的执念压下。
    事后,虽然千留百留,可疲惫的慧静师太和妙玉还是坚持回了牟尼院。
    今日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她们留在贾府并不合适。
    并婉拒了贾琮相送。
    到了酉时初刻,荣国府内张灯结彩,各式彩灯悉数点起。
    中秋灯会,是仅次于上元灯会的盛会。
    荣庆堂前的庭院内,摆着各式彩灯,如百鸟朝凰、双龙戏珠、嫦娥奔月等等……
    色彩鲜明,故事有趣。
    内眷们先赏过一遭后,就都进了荣庆堂。
    而外男们,则在廊下摆了两桌。
    除却贾政、贾珍、贾琏、贾琮、宝玉、贾环、贾蓉、贾兰等两府男丁外,还有贾蔷、贾菌、贾芸等旁系子弟。
    另外,秦钟也被贾珍贾蓉带了来。
    只说秦钟之父秦业得知要跟随大名鼎鼎的贾清臣读书,早早就送了来。
    贾政见秦钟文文弱弱,相貌清秀,也没说什么。
    倒是宝玉与秦钟一见如故,喜欢的不得了。
    知道这个连说话都娇羞的男孩儿明日要去墨竹院读书,宝玉打定主意从明日起也去墨竹院勤学苦读……
    廊下桌席旁,贾政自然位居上座。
    左手边为贾珍,右手为贾琏。
    贾琮坐于贾珍之后,宝玉坐于贾琏之后。
    其余依年纪序齿落坐。
    内堂更传来欢声笑语,外面廊下亦是笑语连连。
    天上一轮皎皎明月高悬,月光照进千家万户。
    一盏盏大红灯笼挂于游廊檐下,廊下两张圆桌上,摆满珍馐佳肴。
    席上觥筹交错,好不热闹。
    只是因为有尊长在,热闹也都浮于表面……
    子侄辈里,唯有贾琮自如。
    “听说金陵和山东两边都给你送了节礼来?”
    略略吃了几口后,贾政就搁下了筷子,笑吟吟的看着贾琮问道。
    贾琮闻言,也忙搁下筷子,应道:“是,中午时恰巧送到。”
    此言一出,贾珍笑道:“三弟好大的体面!牖民先生和松禅公皆为当世大儒,却如此爱护,连吾家都不曾有的荣耀。”
    一旁贾蔷、贾芸、贾菌等人暗自艳羡。
    贾琮客气道:“珍大哥谬赞了,也是因为我姓贾。”
    贾琏笑道:“三弟愈发谦逊了,我等也姓贾,怎没人给咱们送礼?”
    众人哄笑。
    贾政笑道:“可来信了没?”
    贾琮点点头,顿了顿道:“恩师和牖民先生在信中除了关心侄儿的课业外,还说了一事。”
    “哦?两位大德有何指示么?”
    贾政素来喜欢与文人交往,而无论宋岩还是孔传祯,都是他极向往交好的人。
    因而特别感兴趣……
    贾琮道:“牖民先生说,他下月要去金陵会友,另外听闻江南有数省遭灾,有诸多蒙学缺少蒙师,他老人家要去看看。先生则同我说,江南多有高明的名医及高人异士,说不得能缓解大老爷、大太太的伤痛,他已经让人帮着寻找了,不过有些高人性情怪异,怕是需要我亲自走一遭去请。正巧牖民先生下个月也要去金陵,他面子大,还能帮我说说好话……”
    众人谁都不是傻子,知道所谓名医和高人都只是托词。
    江南名医高人再多,难道还能多过京城?
    不过是为了遮掩“父母在,不远游”的遮布罢了。
    宋岩的意思,是要贾琮南下游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