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便成了个恶性循环。 当地要向户部缴纳的税赋不能少。 那些被兼并了土地却不用缴税,这税从何来? 又只好加到别的百姓的头上。 别的百姓也就没有活路了啊,哪怕将土地翻烂了也翻不够交给国家的,他们又能怎么办呢? 他们只好也将名下的田地卖了。 顺便将自己也卖了。 这样至少不用再为缴税发愁。 东家为了这些佃农能给他们种地,是绝不会让他们饿死的。 所以秦仓的这一观点分析起来并没有问题。 但陈小富却在思忖片刻之后摇了摇头: “秦院正,你可知田地亩产几何?” 秦仓一怔,不太明白陈小富问这个问题干什么。 不管田地亩产几何,那不都是地主家的么? 但他还是做了回答: “这个……回陈爵爷,以秦某之了解,咱集庆城外之良田,若是好的年份,稻谷亩产大致在一百五十来斤左右。” “至于地里所种的小麦……我记得大抵在百斤左右的收成。” 秦仓如此一说,陈小富对这位院正顿时刮目相看。 他倒是没有料到这个半老的夫子还当真知道农田里的那些事。 他微微颔首:“好,集庆相距临安不是太远,两地的田地产出也都差不多。” “咱们现在来算一笔账。” 他看向了钱士林,“老哥,叫个人取笔墨纸砚来。” 钱士林一怔:“要算盘么?” 算账那肯定是需要算盘的,可陈小富却哑了,他不会呀! “这个算盘就不要了,又不是多复杂的账。” “好,” 钱士林扭头对站在亭外侍候着的一丫鬟吩咐了一嘴:“翠柳,去老夫书房取笔墨纸砚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