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日新月异-《他在星河等我》


    第(2/3)页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质能转换公式。

    1914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通过实验,确定氢原子核是一个正电荷单元,称为质子。

    1935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得威克发现了中子。

    1938年德国科学家奥托·哈恩用中子轰击铀原子核,发现了【核裂变】现象。

    1942年12月2日美国芝加哥大学成功启动了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将两颗原子弹先后投在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

    1954年苏联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商用核电站——奥布灵斯克核电站。

    从此,人类开始将核能运用于军事、能源、工业、航天等领域。

    确实,西方世界在核能的研究与应用上领先了一百多年。

    但这一次,率先突破受控核聚变技术障碍,使得和平利用核聚变能源成为现实的,却是华夏世界的科学家。

    ……

    2030年10月1日。

    由华夏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以及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携手开展的研究项目向全世界宣告成功。

    自此,人类和平利用核能的技术迈上了更高的台阶,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也掀开了全新的一页。

    利用核能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受控核聚变,一旦完全掌握受控核聚变技术,必将对地球能源体系产生翻天地覆的影响!

    核裂变是靠原子核分裂而释出能量,核聚变则由较轻的原子核聚合成较重的原子核而释出能量。最常见的是由氢的同位素氘(又叫重氢)和氚(又叫超重氢),或者氘和氦-3聚合成较重的原子核而释出能量。

    核聚变与核裂变比较,有两个重大优点。

    第一个优点是既干净又安全。

    因为核聚变不会产生污染环境的放射性物质,所以是干净的。

    比起那些还远在科幻故事里的黑洞能源、反物质等能源来说,受控核聚变技术虽然听上去没有那么高大上,但却是目前地球人类最触手可及的能源获得方式。

    可以说,只要地球人类掌握了该技术,就会立刻升格为标准的I级宇宙文明。

    第二个优点是地球上蕴藏的核聚变能远比核裂变能丰富得多。

    据测算,每升海水中含有0.03克氘,所以地球上仅在海水中就有45万亿吨氘。1升海水中所含的氘,经过核聚变可提供相当于300升汽油燃烧后释放出的能量。

    地球上蕴藏的核聚变能约为蕴藏的全部核裂变能的1000万倍,可以说是取之不竭的能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