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记者们找到了正主。 再一看,居然如此年轻! 这下新闻更有价值了! 顿时,争先恐后地往唐文身边挤去。 “唐文导演,请问您知道您的作品入围柏林电影节了吗!” 一个被挤到后面的记者,不讲武德,大声吼出了问题。 剧组所有人,心头一震。 我听到了什么?! 柏林电影节? 听错了吧? 那边的聂元,更是自己绊了自己一下,险些平地摔倒。 其余记者也纷纷开口:“唐文导演,我看资料您才十八岁,请问入围柏林电影节,您的感想是什么?” “唐文导演,请看镜头……” “唐文导演,如果获奖,将填补我国短片影史0的空白……” “唐文导演,听说这部电视剧,也是您写的……” 记者们把唐文围的水泄不通,眼睛放光,充满炽热。 20年后的人,可能无法理解这种感情。 但是,2000年,国内一切还很落后。 国人的自信心,不能说一点没有,可以说毫无自信。 这一阶段,甚至屡屡出现,中产精英趁旅游机会,黑在美国当黑工的事件。 唐文的短片入围柏林,国内首次。 上影集团很重视。 记者们也很兴奋,抢到唐文的采访权,也许就是见证了影视发展的历史。 唐文一言不发,直到他们渐渐安静下来。 才安排在阶梯教室,召开记者会。 剧组人员也纷纷跟来。 只有聂元落在最后,一步一挪,像只行动迟缓的僵尸。 采访会,聊作品,谈感想。 又把话题往正在拍摄的《十八岁天空》上引。 让主演们一个接一个上台,和自己一起采访拍照。 第一次见那么大场面的孙丽,有些不知所措。 纯新人的汤维,心理素质稍好,但站上来面对几十台机器,也是呆若木鸡。 唐文扬名、剧组扬名、记者们拍到了第一手新闻。 三赢的局面达成了。 剧组工作人员,看唐文不骄不躁,沉稳如一的表现,忍不住高看一眼。 再和那个出了小名的谁一比。 呵! 真是人比人得死啊! 此时他们也想起来,唐文之前那句提醒:不是来采访你的。 只有聂元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他落在最后,得知情况后,倒是松了口气:原来只是短片入围了,不是电影。 但入围了,不代表就能拿奖对吧? 正在这时,有人喊了一句: “上影任总来啦!” “哗啦啦”,记者们一阵忙乱,又把任总请上台。 唐文早已打好腹稿,满口赞美:“欢迎任总,没有任总,就没有这次奖项入围!” 他先声夺人,把故事讲成了任总慧眼识英才,在上美厂只看剧本,就笃定足以冲奖的英明领导! 其实,按照唐文的本意。 是不想搞这么大的。 获奖他虽有信心,但毕竟没拿到不是。 不如等获了奖再说? 但站的角度不同,上影这边需要这种宣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