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今天中午,高低宰他一顿好的。” “烤鸭怎么样?” “我看不如晚上宰一顿,还能喝一杯。” “这个主意好。” 大家商量好,来到院长办公室,被告知濮院没有来上班。 宋玬玬第一个不信。 梁贯华了解老友:“这人八成是躲起来了。但院里事儿那么多,又有政务又有新剧要上。他肯定放心不下,这样,下午我们就说《李白》排练出了点问题,把他骗过来怎么样?” 宋玬玬多灵啊:“骗之前,得先把这篇的事儿折过去。” “嗯嗯……” 两人聊完,开始做局。 下午,濮存新接到电话,不疑有他,果然上当。 下班后,被大家押着去了四季民福。 一大帮人,吃了三只鸭子,喝了好几瓶酒…… 吃饱喝足,宋玬玬道:“唐文导演的故事写的真不错,要是陈在院里就好了,说不定,能从她那儿看到全篇。” 此时,陈已经进了周星弛的剧组。 人艺发生的这件趣事,在圈里传开。 中戏、北电的学生,纷纷跟风买了杂志。 “老鬼,老唐这书写得怎么样?”周一卫问道。 张颂纹抬起头:“太牛了!这部要是能改编成电视剧,我说什么也要问老唐要个角色,绝对能流传下去。” “这么好?拿给我看看。” 《大明王朝》全篇连载完。 人艺尝试改编成话剧。 可惜,经过多次讨论,大家失落地认为,这是一项无法完成的任务。 涉及的场景太多,内容太丰富。 搬上舞台要演多久呢? 三五个小时肯定不够,就算要压缩一部分内容,也得演上五个小时以上吧? 这只是初步的估算时长。 人物呢? 里面主要人物,颇有特点,需要多少成熟演员? 濮存新真心喜欢这个故事,不愿意放弃:“我们对这篇的了解,尚且比较浅显。我们再读几遍,如果实在不行,看看能不能请到原作者唐导,来给我们讲一讲。” 梁贯华同样喜欢:“有道理,如果实在不行,拍成影视剧的时候,唐导肯定需要一些老戏骨。说不定,人艺能参与进去。” 濮存新微微皱眉,他更喜欢舞台的纯粹。 不等他说什么,梁贯华继续道:“我和唐导吃过饭,聊过天,他并不是沉溺于名利的人,是他的心血,如果他要拍,肯定要求比较高。” 濮存新微微点头,算是认可了这一说法。 《大明王朝1566》就这么慢慢流行起来。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阿……咳,哈姆雷特。 从这篇中,大家看到的东西也不同。 文学爱好者,感慨人物的塑造,故事的牛*…… 文学评论家,看到了【演绎故事,正史化的深度】 而一些zz敏感者,分析起唐文本人:“这种书,怎么看也不是一个出身普通人家的作者,能写出来的吧?” “人无法想象出,自己没见过的东西。” “唐文背景,果然不一般啊” “绝对的家学渊源!” 笃信这一说法的人不少。 《大明王朝1566》,对古代王朝的剖析,过于透彻了。 说法传播开,很有市场。 倒是佐证了之前的流言。 远在香江的唐文,陆续知道了这些反馈。 还接到了张秘书长的电话。 “你写了这么精彩的,也不知道先给我看看?” “我可是替你答应了很多签名书的” “……” 一通电话,又一次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没想到,写完这本,还有意外收获。”唐文拿出珍藏的银行汇款单。 这是人民文学给他的稿费。 按理说,领完稿费之后,汇款单是会被银行收走的。 不过,如果是在线上,用网络银行操作转账,就可以把汇款单保留下来做个纪念。 现阶段,网络银行早已出现,只是尚未普及。 “欧巴?这笔钱好像不是特别多吧?”唐文看了好一会,引起了李孝利的好奇。 她虽然不认识中文,但能看懂汇款单上的阿拉伯数字。 这笔钱怎么能用多不多来形容呢? 唐文不满地看着她。 到底是年轻没有精咽啊…… 自己要尽快给她补上这一课才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