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特别是这段时日还累得小姑娘愁苦,今日还哭得那般伤心,眼下自是不愿让她不高兴。 因此谢临安当即便应下了。 宋引玉满脸是笑地拉着谢临安去了最大的那个摊子。 那个摊子的灯最好看最多,可相应的灯谜也最难,已经让不少人铩羽而归了。 两人甫一露面,那摊主眼睛就亮了: “公子和夫人,可要猜猜小老儿这灯谜,赢到最后的彩头,乃是那一盏走马灯。” 摊主是个两鬓斑白的老人。 家里是做花灯有名的手艺人,他自己年轻时中过秀才,喜欢读书。 只是后来屡试不中,便回家跟着父亲学做花灯。 不过,他的灯向来是不卖,只在每年花灯节时将一年所做的花灯拿出来摆个摊子,猜灯谜。 算是另类的以文会友。 多年来在京中颇有盛名。 所以当他看到谢临安是才会这么积极,只因他一眼就看出了这人应是极有才华。 谢临安垂首看向宋引玉,见她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那盏走马灯,莹白的小脸上很是喜欢。 谢临安拱手道: “请摊主出题。” 周围围了不少人,都在等着摊主出题。 有人是纯粹为了猜灯谜,毕竟是这摊主是真的有真材实料。 有的则是为了那盏走马灯。 之前许多人都没赢过,那盏灯便还留在这。 众人都说,摊主的灯谜是一年比一年难了,摊主捋着胡须笑而不语。 此时摊主开始出题,众人若是知道答案,便可差人上前小声告诉摊主答案。 对的可猜下去,错的则不能猜下一把了。 因为第一轮人比较多所以废了些时间。 直到连猜五道,人数才骤减,还剩一半。 到第十道还剩八人,越往后人越少。 因元宵节为涂个吉利,摊主的灯谜一共设置了十五道。 而谢临安在这些人其中永远是第一个答的。 到了最后一道题时,除了谢临安已经只剩下一人了。 那是个年轻的读书人,他就是专程为了猜灯谜来的。 谢临安已经出了答案,使人告诉了摊主。 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了,宋引玉高兴极了,走马灯要是她的了。 可谢临安这时的目光却在对面的读书人身上,想看看他到底能不能答对。 因为他这个胜出的人都在等那读书人,其他人也不忙让摊主公布答案了。 都等着读书人想看看他能不能答出来。 读书人冥思苦想许久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终于他脸上一松,倏地抬头看向摊主大声说出了答案。 然而同时,有另一人的声音同时想起。 这声音来的太突兀,且声音尖细有几分奇怪,众人不由自主地寻声望去。 只见一眉清目秀面白无须之人立在摊子的另一头倨傲地扫了一眼众人。 这人看起来极为年轻,穿着得体,只是看着倒不像读书人,难道这么难的题真是他答的? 旁人不知道,宋引玉一眼就看出了那人的身份应该是个小太监。 小太监出现在这,那他的主子必然也在。 宋引玉眼前一灰,大抵猜到是谁来了。 她抿紧唇,看向谢临安想走了。 许是感受到了她的不安,谢临安轻声与她耳语到: “应是皇上来了。” 刚才谢临安猜了那多灯谜大出风头,狗皇帝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来的。 应该是早就看到他们了。 宋引玉比谁都不想和他撞上,因为狗皇帝不可能有闲心一个人来。 所以他身边必然跟着女主。 狗皇帝和女主神经都不稳定,万一又牵连了谢临安怎么办? 可是无论多么不甘愿,宋引玉也清楚他们避不开。 果然下一刻就见刚刚用下巴看人的男子,已经让开了位置,恭敬地对身后说: “公子,夫人。” 众人只见一男子携着一女子,走入灯下。 男子长了一张比女人还美的脸,女子则眉目脱俗,样貌出众。 两人一出现在人前,周遭突然静了一瞬。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