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和之前的那篇作文比起来,确实是有些不伦不类了!” “而且他的有些句子,在我个人观点看来,完全没有必要这样,能直白地说,就直白地说,问什么非要弄得那么复杂?” “有些奇怪,那两位老师为什么都给了满分!” “这完全不符合他们的评判标准啊!” 可是他们看到了中后部分,突然的点题,如画龙点睛! 一瞬间,整篇作文活了! “!!!” 众人一句话都没有了,疑惑也好,反对也罢,甚至不屑,在这一刻,通通都被抛之脑后。 一遍看完,意犹未尽,再看! 从头开始,又看了一遍! 第二遍! 这一边,倒吸凉气的声音出现了,拍着大腿的声音也出现了。 甚至有人开始赞不绝口:“好!好啊!这作文写的,绝了!” “以赤兔之死,讲诚信!用董卓吕布和关羽做对比,以第三角度,全是何为诚信!” “好啊!” “标新立异!让人眼前一亮!” “写作就像是盖房子,一层一层建起来,建成高楼!” “一篇好的作文,和这一层层分不开关系!” “他恰到好处地处理了这一层层!最后,还引人反思!”诸位老师忍不住,态度一百八十度转变。 也有老师站起来说道:“这是《三国演义》中的,原文是:关公既殁,坐下赤兔马被马忠所获,献于孙权。权即赐马忠骑坐。其马数日不食草料而死。” “徐聪同学,对其进行了深挖!在赤兔马身上下文章,太巧妙了!” “足以见得徐聪同学的文学功底!” 当然了,也有老师站起来存在不同观点。 “我通篇看了几次,这篇作文实属不错,可是不是跑题了?” “你们看啊!这是不是偏向于忠义了?” 立马就有老师站出来反驳说道:“这大家都能看得出,写赤兔马的忠义实则是为了衬托对董卓、吕布与关羽诚信与否的褒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