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孙建华这时候在群里面开始给他们讲这幅画:“徐老师的这幅恢弘的山水画我仔细看了看,胸廓壮美,笔力浑厚,他用了全景式的高远构图,还用了积墨法!” “衬托山石的凶险硬朗!” “画山是山!画水是水!” “古代也有一位以顶天立地的章法突出雄伟壮观的气势的画家,两者手法极其相似。” 吴留白私聊钱悦江,问道:“孙老是不是魔怔了?” 钱悦江:“我觉得有点像!” 这两位,像极了课堂上,老师讲课,还窃窃私语的学生。 孙建华在讨论组中嚷嚷,见没人跟上,于是说道:“你们怎么不出声了?你们说你们不懂,我给你们科普啊!” “懂了就去好好评论!那么好的一幅作品,你们这是几个意思?你们这不是让徐老师寒心?“ “还想不想让徐老师在未来的文学道路上走下去了!” 两人看孙建华这个架势,他俨然是成为了徐聪的头号粉丝!铁粉! 文学,徐聪在行!书画,徐聪也是了得! 很多东西,外行可热闹,内行看门道。 也正因为孙建华了解的多,懂得的多,他对徐聪才是越发珍惜。 他爱惜徐聪,比爱惜自己的羽翼和生命还要小心翼翼。 “我知道你们想说我是不是太夸张了!但是这幅画,丝毫不比国画协会的那些大家差!另外,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徐聪这幅画,很大,至少三米多。” 吴留白:“???” 钱悦江:“那么大的吗?” 孙建华恨铁不成钢,继续对他们说道:“还有,这幅画,不是画在纸上的!而是墙上!旁边的很多细节,麻烦你们注意一下!” 因为爱惜徐聪,再加上徐聪真的很给力,一次又一次让孙建华刷新三观和认知,所以他就更加激动。 吴留白和钱悦江自信认真地看了看,发现真的是在墙上画的。 他们也清楚,在墙上画画和在纸上是截然不同的。 想要将整个画面呈现的这么完美,远远比在纸上画难得多。 难度至少要高两个! 一个是平面,一个是垂直九十度,光是这一点,就差很多了。 而且墙面凹凸不平和纸张差距也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