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六章 许国难许卿-《出鞘》
第(2/3)页
顾昭雪问道:“爹爹呢?”
陈玉符没有像妇人一样,把悲伤带给孩子,反而是笑容灿烂地说道:“你爹爹啊,去了很远的地方。不过,那个地方有书信,他说每个月都会寄一封信回来,嘱咐我转交给你。”
为了让孩子相信,这位刑部侍郎说了半个谎。
那小男孩轻轻点头,跟着笑了起来。
陈玉符缓缓起身,朝妇人微微作揖后说道:“嫂嫂,往后若有需要,随时言语一声。”
说罢,陈玉符缓缓离开。
任海棠打开那封家书。
不同于交付与国师章博易的那封书信,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事情,满满的嘱托,书信之上写满了义正言辞和无愧于心。
妇人手中这封家书,纸上唯有一行小字和角落的落款姓名。
寥寥几笔,却写满了羞愧难当和不敢面对。
可能这才是顾游自尽于城头前,不敢回家再看妻儿一眼的原因。
他无愧于青阙,却有愧于妻儿。
信上一行狂草。
“夫人,连累你和昭雪,是我不好。”
一个从来都写小楷的人,生平第一次写狂草,想让看到这行狂草的妻子,认为他走得相当洒脱。
既已许国,再难许卿。
————
章博易走前,在顾游墓碑前洒完一坛英雄胆,轻声道“英雄胆赠英雄”。
郭茂学临走前曾偷偷往顾昭雪的小手掌里塞入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爹爹是清白的”。
陈玉符回到家中后,开始落笔写下第一封,所谓的“顾游从远方寄给孩子的信”,以顾游的口吻,并打算如约履行誓言,以后每月一封。
————
玲珑城。
以薄纱遮面的男子回到城中,与一位朋友对弈。
那位朋友问道:“你精心布置了十几年的玲珑棋局,结果竟然被一个禁卫统领以一人之死破局,心里当真没有半点可惜?”
男子笑着落下一粒白子,轻描淡写道:“谁说顾游破了我的局?”
那位朋友跟着笑了笑:“还要死鸭子嘴硬么。你意图利用刘文初这枚弃子打入青阙王朝,在登基大典之上毒杀太子赢潇,让故意留下证据、线索。
好让青阙王朝那边抓捕刘文初,最好是能严加审讯一番,此事会由暗中跟随刘文初来到青阙王朝的一位炼气士供奉,以独门观山河神通记录在空白画卷之上。
事后刘文初因毒杀太子赢潇之罪被捕入狱,秋后问斩,青阙王朝庙堂和民间都会出现一种声音,而这种声音宣示着赤裸裸的四个字‘讨伐永乐’。
庙堂之上就由你事先埋在青阙的几位大人煽风点火,民间则是因刘文初竟敢在登基大典上毒杀太子赢潇,若事情真的发展到如此地步。
哪怕是永乐王朝那位速来以‘和平共处’为原则的皇帝陛下,也不得不考虑庙堂之上其余那些官员的进谏了,想要夺取桑柔州最后一片净土——碣石山,随之拿下隐藏在碣石山中的龙宫洞天。
借此占据道家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十大洞天其中之一的龙宫大洞天。当事情走到这一步,你便可以带领玲珑城举城投靠永乐王朝,成为永乐王朝第一供奉,带人率先进入龙宫大洞天,抢占机缘法宝。
这样说或许不够正确,你需要的不仅仅是龙宫洞天的宝藏,或许你已经将视线放得更加长远,盯上了那条‘海底龙脉’,那么,作为一城城主还不够的你,是否心中打算建立扶摇天下第十一个‘大王朝’,成为一座王朝的主人。
可惜,顾游之死,是你远远没有料到的变数。当他一人承担了罪名与骂名,永乐朝中那几位官员便不好借机向那位喜好和平共处的永乐天子进谏。更不必说青阙国师请来那位儒家圣人,已经向扶桑王朝传递了一封书信。
许圣人可是有几位得意学生,在扶桑朝堂之上身居高位呢,据我所知,六部之中,许常的学生占了三部之多,郎中、侍郎、太傅,更别提他还有一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学生,郭茂学,如今可是那大禾王朝诏神司封诰使。此人除了掌握大禾王朝庙堂之上的力量,还拥有诸多山水神灵的香火情,此人身上的庇佑,甚至可以与一位王朝之中的皇子相提并论了。
只不过他人还留在青阙京城,具体想法任未可知,大禾王朝那边暂且不提。只说许常其他几位扶桑庙堂身处高位的学生,收到书信之后,若想方设法说服扶桑王朝与青阙王朝结盟。
哪怕只是口头上的盟约,永乐便不可能再动青阙王朝分毫。你的计划自然随之落空。”
在这位朋友滔滔不绝,夸夸其谈之事,那位玲珑城的主人,一直没有急于落子,而是始终面带微笑,看起来仍然胸有成竹。
当那位朋友讲完话以后,玲珑城城主微笑道:“很精彩的推算,道长不愧是龙虎山道家名门出身。道长这份窥探天数的推衍能力,恐怕就连那位张天师都要往后站站了吧?”
那人头戴芙蓉冠,脚踩流云履,身上没带那柄拂尘,背上却背着柄仙剑。
乃是扶摇天下为数不多的十位仙剑主人中,唯一一位道家出身。
若论今生辈分,此人尚且排在那位冠绝天下的张天师之后,所以面对玲珑城城主的这份捧杀,那位道长一笑置之。
他微笑道:“张天师擅长之处在于斩杀妖魔,不在于推衍占卦,而贫道却是自幼便修行‘三式’,我二人是不可以相提并论的。”
此人一语双关,各种意义上,他都不可以拿来与龙虎山那位张天师相提并论。
而他所提到的所谓“三式”,分别为六壬、太乙、遁甲,其中每一门修行起来都困难重重,世人修此三门神通,必逃不出五弊三缺的命理。
毕竟推衍过去未来,如同窥探天机。
天数玄奥,岂容世人窥探?
自然降罚于人间。
唯有真正得道之人,经天道允许,才可名正言顺地窥探天数,并且不用受到天罚。
眼前这位正与玲珑城城主对弈之人,便是其中一位。
此人名为符沉,仙剑纯钧之主。
玲珑城那位主人,名为司马俊楚,此刻缓缓起身,说道:“符道长所言其实也不算错。”
那位年轻道人洗耳恭听。
司马俊楚接着说道:“可符道长所推衍的一切命数,都是顾游改变此事之前的命数。不知道有没有人告诉过道长,命运这种东西,是可以被人为改变的?”
符沉蓦然低头望向棋盘,旋即说道:“原来如此,司马城主是给贫道上了一课。”
那位玲珑城城主,恰恰不是想要看到永乐对青阙发动战争,而是想要看到顾游以一己之力承担罪名与骂名,然而许常飞剑传信学生,令扶桑王朝与青阙王朝结盟。
这才是司马俊楚打算看到的。
而符沉被此人上的一课,旨在改变天数,改变命运,将命运掌控在自己手中。
这一课名为“事在人为”,或可称之为——人定胜天。
————
灵葫洞天。
李子衿,霍如晦,宫子繇三人修整三日之后,打算离开永昼世界与永夜世界的边境,重新探索那片永昼世界。
之前李子衿打算冒险到永夜世界去,只是因为不明确到底永昼世界这边有没有仙芝存在。
而当宫子繇帮助少年找到一株仙芝之后,李子衿自然也打消了涉险一试的念头。
早在三日前,他便按照抱朴子仙药卷上所说,将那株仙芝捣碎服下,滋味不必宫子繇吃下的那株仙草好到什么地方去。
但是当少年服下一株仙芝以后,且不提识海之中灵气以可称之为夸张的速度迅速填满。
还让少年的武夫境界,直接从炼体提升到了筋骨境,二境武夫摇身一变,变成了三境武夫。
只不过培元境中期的实力没有提升,好似这株仙芝,对凡人体魄的提升要远大于对修道方面的提升。
李子衿想了想,却也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缘由。毕竟自己就是奔着仙芝延年益寿这个念头来的。
若想延年益寿,仙芝必然是先从自身体魄开始发挥功效。
总不可能吃下一株仙芝,就能让炼气士境界从培元境直奔到金丹境去了吧?
那普天之下所有的山上炼气士,都不必修行什么功法了。那些山上仙宗只需要一个劲地埋头寻觅洞天福地,找仙芝食用即可。
这种事情,自然不会发生。
三人漫步在灵葫洞天一条山涧旁,宫子繇说道:“李兄弟可有延年益寿之感?”
那一袭黑红锦衣的少年摇头笑道:“世子殿下莫不是当在下能翻看生死簿?这种玄之又玄的事情,在下如何能得知。”
那位扶桑王朝世子殿下哑然道:“那这什么仙药卷的,到底靠不靠谱,万一李兄弟吃了仙芝,非但没有延年益寿,反而还伤到了自身筋骨,岂不是得不偿失?”
李子衿摆摆手,“那倒也不会,我觉得仙药卷上大体还是说的没错,因为在下气体双炼,在服下那株仙芝以后,武夫境界已经从二境突破到了三境,而且浑身并无不适之感,可以见得仙芝的确有神奇功效。”
霍如晦眼睛一亮,“哦?”了一声,赶紧问道:“那仙芝真有如此神奇,让人吃一株就能徒增修为境界,那武夫多吃几株,岂不是节节攀升?”
李子衿用看待傻子一样的眼神望向这位横刀鬼见愁,觉得对方说话怎么就不先过过脑子······
他解释道:“这怎么可能呢?仙药卷上明确说了,仙药虽好,人体对仙药的承载能力却是极其有限的。仙药卷上提到‘仙芝复服,十年之内仅初次有效’,还有‘仙芝并服,十年内仅初次有效’就是说不管你有多少仙芝,有多少种类的仙芝,都只有第一次服用时才有用。
再想仙芝生效,就得等到十年之后了。然而真正的问题是,仙芝离开它生长的环境之后,别说十年了,连三天都活不成。而就算你在仙芝生长之地做有记号,又怎么能保证十年之后再来,在这期间没有人将仙芝取走呢?”
霍如晦听了解释,觉得有些道理,这才不再胡思乱想。
宫子繇笑了笑,提议道:“霍先生,李兄弟,今日天色已晚,不如咱们就在这溪流边‘安营扎寨’吧,可以从溪流里抓几条鱼烤来吃,而且沿着小溪走,通常也不容易迷路。”
霍如晦点头道:“全凭世子殿下吩咐。”
宫子繇苦笑着摇头:“霍先生真是······”
一口一个世子殿下的,怎么让他心里听着就这么不得劲呢?
像在骂人一样。霍如晦又不是不知道他宫子繇喜欢人家喊他公子,而非世子。
李子衿点头道:“可以,反正在下也餐风饮露惯了,什么地方没有住过。”
宫子繇饶有兴致问道:“哦?看起来李兄弟也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心酸过往?”
身着锦衣的少年剑客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笑道:“世子殿下说‘也’?”
那位扶桑王朝的世子殿下哈哈大笑,随手从二十四桥明月笛的“内有乾坤”里,取出一张做工精致的小酒桌,桌上摆着三只金樽,其中一只金樽,此前被少年拿来给他捣过药。
“来来来,霍先生,李兄弟,下溪捞鱼之前,让咱们先共饮一杯!”宫子繇笑着替两人倒酒,“可不许不给子繇面子啊?”
霍如晦刚想拒绝的,听见世子殿下这句话,又把那句“不必了,霍某不爱饮酒”给硬生生吞回了肚子里。
李子衿却对美酒向来是来者不拒,尤其喜爱家乡的剑南烧春,此刻少年接过金樽,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忽然心血来潮问道:“世子殿下,敢问扶桑王朝境内,可买的到剑南烧春?”
宫子繇眉头微皱,低着头,若有所思,嘴里呢喃着,“剑南烧春···剑南烧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