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皇甫嵩与士孙瑞相视一眼,点了点头应了下来,这一点,他们早就想到了。 刘封又向蔡邕一揖,道:“若是董卓举擢地方才士,或是屠戮大臣,封请蔡先生三缄其口,莫招无谓之过,莫做无谓之争!惟有西凉军卒目无法纪,只恐自此之后京中百姓不得安生。先生在董卓府中,只请一事:勒令军卒,整肃军纪,不得为害京师百姓。” 说到这里,刘封略略一顿,又解释道:“若先生于董卓所有每有规劝,卓必多有不从,反招嫌恨,若是只劝其善待百姓,其他一应不理,董卓或可稍稍收敛。” 刘封这么说,其实也是因为历史上董卓离开洛阳时一把火将这百年帝都烧了个精光,几十万百姓惨死迁往长安途中,想提前打个预防针罢了。 蔡邕等人自然也知道董卓纵容西凉军数次骚扰百姓的事,再看着刘封说得郑重,相视一眼,点了点头应了下来。 皇甫嵩面色复杂的看了刘封一眼,皱眉问道:“董卓残暴,若不能规劝,难不成我等就只坐视其败坏大汉江山不成?朱虚侯此行匆匆离京,不知有何打算?”言语之中,颇有几分责备的意思,以皇甫嵩老前辈的身份,确实也有资格责怪刘封临难脱逃的行为。 刘封自然不能告诉他们袁绍曹操等这一走就会组织起关东联军讨伐董卓了,却无法多做解释,只道:“封以为,袁绍等人既然离京,自不会坐视董卓败坏大汉江山,封亦会有所作为。”还有一句话刘封不敢说,那就是先让你蹦达吧,以后再来收拾你! 蔡邕还在琢磨着刘封这话是什么意思,皇甫嵩士孙瑞却已脸色大变,隐有惊怒,张口正欲说些什么,卢植微微一叹,道:“伯喈,义真,君荣,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回吧!”说罢,卢植将这手中水酒,一滴不漏的倾洒在地,陶碗倒扣,向几人一揖而别,转身回到自己马车上,不复回头一眼。 …… 送走蔡邕等人,正是日头最毒的午后未时,本不适合赶路,但因着蔡邕等人的这一番耽揢,刘封担心董卓派人沿路追来,不敢再停顿,令人在水袋上打满了水,急急赶路。随徐晃出来的原西园中军的军卒们还受得住,卢府的家丁侍仆们却一个个吐着舌头满脸的不愿意。 第(2/3)页